让公平正义可视可感
近年来,江苏省沭阳县人民法院积极开展“司法进荧屏”活动,让小小荧屏成为推进司法公开和普及法律知识的大舞台。
法官进荧屏 宣讲民法典
“民法典为离婚夫妻设置一个月‘冷静期’,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这是沭阳法院法官卢思东元旦假日期间在沭阳县桑墟镇“乡村法治大讲堂”向该镇100多名妇女宣讲民法典的一个镜头。此次讲课由沭阳电视台同步直播。
为深入扎实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沭阳法院一线法官纷纷走上微荧幕,讲授演绎身边的法治故事,有的法官还当起了制片人和编剧、亲身上阵拍摄法治微电影、微视频,将民法典宣讲推向高潮。
楼上抛物砸伤行人怎么办?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转让给两个人怎么办?未成年人私自买了高端手机,家长可以要求退货吗?
大到罪与非罪,小到日常生活,法官们通过荧屏向群众诠释新的法治理念,引导、规制人们在法治社会的一言一行。
办案可视化 正义零距离
1月5日下午,沭阳法院审判楼户外大屏幕前围满了人。屏幕上正直播许某涉嫌合同诈骗一案。庭审结束后不到一个小时,沭阳法院官方微博、微信上发出该案件的图片新闻。
沭阳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成果,加大互联网庭审的适用、探索和完善。据沭阳法院院长崔永峰介绍,2020年以来,该院运用“江苏微解纷”平台对5156起纠纷进行线上调解,已调解成功2818件;通过“沭阳法院”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等平台发布开庭公告、立案信息等内容1000余条。
该院审管办主任章彦威告诉记者,“我院对每场互联网庭审都刻制光盘同步存档,只要当事人提出申请,所有公开审理的案件都可以复制;院、庭长们坐在办公室里,只要轻点鼠标,当天所有案件庭审现场在屏幕上一览无余;审委会在研究疑难案件时,审委会成员可通过大屏幕,对庭审录像中的证人证言进行讨论,实现庭审质量动态化评判。”
“三亮”促公开 规范树公信
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能够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沭阳法院通过荧屏展现公正司法的法官,展现规范执法的过程,展现司法公信的成果,让群众“看见”公平正义。
亮形象。进入沭阳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抬头便见电子大屏幕里播出该院每名法官的照片和简介;上边还有每季度评出的法官之星和服务之星。日前,该院又与沭阳县电视台和当地政府门户网站共同举办首届沭阳“十佳法官”评选活动,22位候选法官的先进事迹通过荧屏向社会推介后,共收到选票2万余张。
亮公开。该院与当地移动公司共同研制出“审判执行业务电子互动平台”,该平台具有案件管理、短信群发、信息互动、业务提醒等功能,法院可适时通过该平台向当事人的手机发送案件承办人、案件进展等信息,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手机荧屏知道自己的案件是否受理或案件进展情况,还可以短信互动和进行法律咨询等。当事人普遍反映,法院干警比过去更好找了,案子也变得更规范透明了。
亮成果。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通报显示,2020年1至10月,沭阳法院裁判文书上网数量共计21421件,位列全省县级法院第一。据介绍,该院制定出台了《关于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工作规定》,按照上网是原则不上网是例外的要求,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判决书、裁定书于生效后7日内在《江苏法院外网》和《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2020年,该院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法律文书31763份,案件流程信息公开率为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