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松原:诉调对接中心持续更新“上岗” 让当事人感受司法新体验
中国法院网讯(崔苍竹 谷争春 王超)“你们都看看是不是就是表上列出来的这些欠款,如果确认是,你们都在这后边签一下字。”日前,在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吉拉吐乡诉调对接中心,前郭县法院的驻站法官和调解员正在合力调解一起涉农债务纠纷。
2017年,前郭县吉拉吐乡七家子村的55户农民,将水稻卖给吉拉吐乡某米业后,一直没有收到水稻款,该米业所有人陈某平表示,因自己在水稻销售中与其他两个公司也产生了债务纠纷,出现了“三角债”,所以导致其与55户农民的合同不能履行。
眼看就要开始春耕,迟迟拿不到水稻款的农民心急如焚。了解到案情后,为尽快解决农民的水稻款问题,前郭法院积极主动介入,通过吉拉吐诉调对接中心对案件进行调解。
经过多次沟通、核实实际情况,吉拉吐诉调对接中心驻站法官付和玉初步了解到,双方对检斤数及价款存有争议,付和玉进行了多次核实取证。在3月12日的调解现场,双方明确了米业所欠价款及检斤数,合计欠款数为1623813元,双方对此均认可。
在调解过程中,被申请人陈某平表示,自己的可执行债权共133万元,可执行财产为自己在吉拉吐乡七家子村的米业加工厂房及设备价值约为100万元。但债权及物权是否能予履行,能否实现55户村民的债权给付效力,需要进一步核实。
付和玉表示,这个纠纷涉及人数多,调解过程不会很顺利,如果多次调解仍达不成调解协议,那么会依法引导当事人走诉讼程序。
自2020年6月14日首个诉调对接中心在前郭县吉拉吐乡综治中心挂牌成立至今,全市已有64个诉调对接中心先后挂牌,其中,2021年新增22个。依托诉调对接平台,成功调处婚姻家庭、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等纠纷1203件,调解成功率达89.74%。
为了确保诉调对接中心高效运转,松原法院选派优质力量进驻诉调对接中心,履行“调转衔接”工作职责,接收法院立案庭、派出法庭委派调解案件,并联络综治中心其他职能部门参与调解,参与、指导案件调解,及时将调解不能案件回流法院立案庭,依法保障诉讼当事人权利。统一组建速裁团队,采取“法官+调解员”模式开展诉前调解和速裁快审工作。深化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应用,实现委派调解、案件流转、音视频录入、司法确认等工作流程,一律在线运行,确保诉前调解工作全流程信息化。
以综治中心为基础,集合多方力量,让诉调对接中心实质化 “动起来”,是松原法院一直在积极构建的诉源治理“松原模式”。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全市两级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作用,依托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多个诉调对接中心,统筹法院专业优势和综治中心组织优势,合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提升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和综合效应、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大格局建设,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