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力行重实践 为民办事出实招
自全面动员部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北京法院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坚持学史力行,注重为民实践,以四个“实”纵深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京法进行时”活动,紧扣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用真劲、出实招,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一、强化领导指导,压“实”主责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高度重视,提高站位抓落实。成立高院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认真研究部署,强化条线指导,创新建立“每月一题”督促机制,坚持督促全市法院依托12345市政热线和12368诉讼服务热线、“法律十进”“京法巡回讲堂”等机制,深入发现掌握群众急愁难盼的问题和诉求,确保每院每月至少解决一项民生问题,并形成总结按月汇报。各中基层法院统筹谋划,建章立制促落实。三中院健全完善“问政三中”办实事机制,通过摸底调研、院党组研究、各责任单位制定解决措施、向全院干警通报和常态化督导检查整改落实情况等,推动办实事任务落实落地;通州区人民法院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台帐》;顺义区人民法院出台《“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实施方案》;密云区人民法院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责任清单》,研究确定“助力法治政府建设”“服务法治乡村建设”等十件实事。
二、立足审执工作,抓“实”主业
全面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全市法院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继承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立足审判执行工作,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忠实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责,巩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落实执行案件办理、执行违规问题“一案双查”机制,开展执行案款清理专项行动,全力兑现“真金白银”。巩固扩大网上诉服、线上审判工作成果,完善无接触式诉讼服务和“北京云法庭”,构建完善线上线下并重的审判工作格局。北京四中院上线类案数据检索案例库;海淀法院创建“2+1+2”防・护型少年审判“海淀模式”,打造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格局;通州法院完善审限管理、诉讼保全等方面的制度链条。
持续推出便民利民举措。针对12368总线路扩容难问题,北京高院积极内部挖潜,通过单独设立东城、西城等六家法院直通分平台,收回部分话务量较少的分平台,提升群众来电体验;完善落实“接诉即答”“接单即办”便民机制,保持联系法官到位率100%;及时出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北京金融法院成立后案件管辖衔接指引》,方便群众诉讼。深化电子卷宗运用,在二中院和西城法院实现“一键上诉”,进一步“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四中院在立案大厅和审判区配置AED急救设备,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金融法院改革一审案件应诉材料送达机制,通过智慧云系统、企查查等平台查找被告,提高电子送达效率;丰台法院建立查档电话值班员轮岗制度,在窗口配备老花镜、放大镜、医疗包等;通州法院在导诉台设立“党员先锋岗”;怀柔法院针对农村老年人群体建立“立案入户”帮扶机制,派遣立案分流员进村入户实地指导网上立案,发布《诉讼卷宗互联网查阅指南》;密云法院主动对接“接诉即办”工作,与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建立12345市民服务热线联动机制,严厉打击恶意拨打热线违法犯罪行为,引导群众依法维权。
三、完善诉源治理,做“实”职能延伸
着力深化“多元调解+速裁”和诉源治理。全市法院延伸职能,主动治理,以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高院强化督促指导,对各法院诉源治理推进情况逐月量化考核、综合排序、定期调度,持续落实“四个统一”机制,提高调解工作效果,巩固新收案件下降的良好态势。各法院强化内外联动,广泛倾听并积极回应回应各类诉源治理需求。二中院部分党支部与对口社区居民委员会座谈交流;东城法院会同市银保监局消保处举办“和立方”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座谈会;西城法院进一步深化“群众需要法官来到”工作,赴多个街道办和街道司法所交流研讨,赴区调解委员会开展业务培训,与区交通支队召开交通执法座谈会;朝阳法院通过“府院联席会议”平台为区行政机关开展专题法治培训,召开基层执法意见征集座谈会;通州院宋庄法庭安排法官坐班疃里村诉源治理基层共建点;互联网法院打通小额诉讼程序与多元调解、诉源治理之间的流程阻隔,构建以“常规机制”“提效机制”“反哺机制”为基础的立体式纠纷化解机制。
充分用好人民法庭前沿阵地。全市法院主动融入市域基层社会治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主动创新、健全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减量。昌平法院针对“回天地区”上班族聚集、人流潮汐流动等特点,创新推出“情感调解室”“夜间调解确认直通车”“安居诊疗车”三大特色品牌,并出台实施细则,不断提升法庭工作的便民性、规范性,解决超大型社区上班诉讼难问题;房山法院有序推进“星夜房法”夜间法庭试点工作,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挖掘辖区居民实际需求,提供“不断电”“不打烊”诉讼服务;怀柔法院汤河口法庭继续完善“巡回审判2.0”机制,依托9个巡回审判点进行“案件巡回”开庭,并借助视频会议系统解答群众问题。
四、加大普法力度,走“实”教育宣传
邀请社会各界走进来,全面加强互动交流。北京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关于推动诉讼执行全流程提速服务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启动“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举措”评选活动。指导各院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街乡干部群众、人民陪审员、律师、辖区学校师生等来院交流;知识产权法院邀请市人大代表通过现场庭审等形式观摩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侵害著作权纠纷案;顺义法院邀请各界代表参观该院“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展。
组织党员干警走出去,深入弘扬法治精神。各级法院结合“双报到”组织志愿者团队赴对口社区开展精准化服务活动,发放普法宣传折页;东城法院、西城法院、石景山法院赴辖区学校针对教职工、学生群体分类开展普法讲座;西城法院与农业银行西城支行进社区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联合宣传活动;平谷法院金海湖法庭赴结对共建单位、法律服务点开展“京法巡回讲堂”之“送法进景区”普法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