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宣州法院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法院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切实将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强大动力,紧密结合法院日常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创新司法为民、便民机制,加大群众关切案件的审判执行,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创新司法为民机制,着力减轻当事人诉累
该院以当事人多元化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旨在提供高效、快捷诉讼服务,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诉累。
充分发挥巡回审判功能。将“法庭”搬到小区、工厂、田间地头、村民家中等,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近日,该院速裁审判团队到市区翡翠城小区,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水阳法庭深入工厂、伤残当事人家中开庭,方便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审判执行工作。加强“网上立案”、“在线调解平台”、“云上法庭”、“线上委托鉴定”、电子送达等信息化手段运用,让数据多跑路,当事人少跑腿。队伍教育整顿以来,该院通过线上开庭、调解等方式结案54件,帮助当事人线上完成鉴定程序46件、电子送达315件。
发挥“分调裁审”机制改革优势。适用速裁程序快调快审一批群众关切案件,日前,该院速裁团队庭前便成功促使28名工人诉某公司劳务合同纠纷案件,达成调解协议。
加大涉民生案件审执,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该院立足审判职能,加大加快涉民生案件审判执行,集中高效化解一批涉物业服务纠纷、涉工人工资等案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共审结该类案件384件,执结该类案件227件。
以方便群众为中心,加班加点为当事人纾困解难。近日,该院利用周末及晚间加班促审判执行质效提升,干警放弃休息时间,快速帮助当事人化解纷争。五一前夕,该院诉讼服务中心加班对13件教育培训合同纠纷进行司法确认,该院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承办法官利用午休,及时解除对被告企业账户(涉工人工资账户)的冻结,确保了农民工工资的正常发放。
不断优化办案流程,加快涉民生案件审理进度。针对涉民生案件开通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审理“绿色通道”,快立快审一批群众关切案件。
穷尽执行手段措施,加大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队伍教育整顿以来,该院组织开展春季专项集中执行行动2次,重点围绕涉民生案件,用好用足执行强制措施,精准打击规避、逃避执行行为,执行到位金额1630.46万元,让更多“真金白银”装进胜诉当事人的口袋,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加强诉讼服务集成建设,不断提升服务群众工作水平
持续加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多元化诉讼需求。
加强矛盾纠纷前端化解。依托宣城市诉调对接委员会驻该院工作站,充分发挥诉前调解快速、高效优势,为群众解决一批烦心事、琐心事。队伍教育整顿以来,该院诉前调解中心共收案759件,结案320件;
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将庭审以外的其他事项全部整合至诉讼服务中心,设置导诉台、自动排队系统、多功能自助引导一体机,实现立案、缴费、查询、鉴定、保全、调解、信访流程化办理;增设多项便民利民设施,如在诉窗口设置便民免费复印点,配备医药箱、雨伞、饮水机、急救设备、老花镜、轮椅等便民设施,以便满足前来诉讼群众的不时之需。升级智能云柜服务功能,设置调档服务窗口,方便群众递交诉讼材料及调取无纸化电子卷宗;
“互联网+”提升诉讼服务体验。全面开通网上立案、跨域立案便民利民机制,可实现全流程网上办案、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队伍教育整顿以来,通过诉讼服务网、移动微法院两个渠道,办理网上立案37件、跨域立案5件,大大节约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努力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该院以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创新普法工作载体和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普法宣传,多渠道、多方位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开展专题普法宣传活动。伍教育整顿以来,该院结合相关时间节点,组织干警前往社区、乡镇、学校、企业等,共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题普法宣传5次,发放法律宣传手册1500余份,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00余次,选派干警参加“理响宣州”志愿宣讲3次。
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广大群众参观法院,近距离了解法律知识、感受法治文化,为审判执行公开、服务群众、沟通民意搭建有效平台。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先后组织合工大师生60余人参观该院院史文化展厅2次;
精准送法进企业。针对商事审判中企业依法治理暴露出的常见性、多发性问题,专访部分乡镇工业集中区企业,解答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涉法涉诉困难。适时对已审结破产重整企业进行回访,对强制清算企业上门指导资产处置,协调制定收购方案等,助力困难企业焕发生机,促进区域产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