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法院多形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云南法院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与队伍教育整顿有机结合、贯通落实,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多形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出一批用实心、出实招、发实力、见实效的经验做法,努力实现教育整顿问题导向、民意导向和效果导向的统一。
云南高院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立案诉服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关于深化以案促改推进警示教育和家风教育常态化的通知》《关于开展执行工作“质效提升年”的活动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案件审限管理的通知》《关于推进二审案件公开开庭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各项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立案、审判、执行等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昆明两级法院
昆明中院向社会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七项承诺,以党支部为单位与社会党组织联学联建,一体化推进“党务共议、政务共商、事务共治、服务共享”,有效解决群众关心的操心事、烦恼事。西山法院建立“24小时自助法院”“在线司法确认工作室”“巡回法官工作室”,提供跨域立案、网上立案、自助立案等多种立案方式,高效批量处理系列案立案申请,切实解决“立案难”问题。晋宁法院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融入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一季度审判执行绩效取得“四升一降”(受理案件同比上升12.65%;新收案件同比上升22.11%;结案同比上升134.36%;综合结案率同比上升28.22%;未结案同比下降34.26%)的效果。
文山两级法院
文山中院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为契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法治宣传活动,围绕打击跨境犯罪、保护消费者权益等内容,利用典型案例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富宁法院在未设立法庭的10个乡镇设立巡回审判点,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马关法院、砚山法院、西畴法院、广南法院、文山市法院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邀请百名小学生代表观摩庭审,面对面向中小学生传递法治正能量。
普洱两级法院
江城法院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协助公安民警织密“一线堵、二线查、三线控”的查缉网络。西盟法院抓紧抓实抓细边境疫情防控,加强边境防控和打击非法偷越国(边)境行为,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事件。思茅法院、景谷法院、景东法院、孟连法院通过人民法庭、设立巡回办案点、“法治进乡村”大宣传等举措,让法庭审判常态化的走向田间地头、走到乡镇集市、走到人民群众矛盾争议的发生地化解矛盾、普法宣传,提升诉讼服务质量。
丽江两级法院
古城法院开通送达对外专用号码,为当事人提供电话送达通知、引导电子送达、送达文书、上门自取等诉讼服务,让司法更加亲民。宁蒗法院通过互联网远程庭审系统“云上法庭”平台,审理了原告杨某诉被告李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整个庭审有条不紊、衔接顺畅,案件以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结案,让司法更加便民。永胜法院以跨域立案方式对被执行人启动网络查控,委托被执行人所在地法院协助线下财产查控,依照法定程序对查控财产采取执行措施,案件得以执结,让司法更加暖名。
德宏中院
德宏中院在疫情期间,建立“互联网+诉讼”模式,引导当事人运用中国移动微法院等电子诉讼平台进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自助立案等;组织执行局全员行动。集中攻坚一批重大执行案件,一周时间执行到位6734万元。
怒江中院
怒江中院组织干警分别用汉语、傈僳语向群众介绍跨域立案服务、中国移送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云解纷等诉讼服务方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群众熟悉运用在线诉讼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