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法院精准整治审判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六大顽瘴痼疾,重点聚焦“审判执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违反审判执行期限管理规定,违规延长、扣除审限问题”,突出问题核查“三个渠道”,细化查纠整改“三项举措”,形成长效提升“三项机制”,以“两基本一明显”为目标,靶向整治,精准施策,推动查纠整改工作出实效。
突出问题核查“三个渠道”,确保查摆无遗漏。通过层层思想发动突出自查渠道。逐级传导“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精神,重点突出11项问题类型,广泛动员全体干警,深入开展四轮自查,以“查问题、挖根源、找对策”为目标,限期落实,边查边改。结合自选整治动作突出评查渠道。对诉服工单督办、审限超过一年以上的长期未结案件、近三年审结的大标的额民商事案件同步开展问题深入核查,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从实体、程序、效率、效果四个方面全面发现问题线索。智能化数据对比突出线索核查渠道。组建线索核查组,对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收到违法涉诉线索、信访案件、热线线索开展集中核查,同时对近三年收到的信访投诉举报案件开展重点核查,通过统一研判、部门配合,实现24小时告知问题线索形成情况及处置意见,及时回应当事人诉求。在“三个渠道”核查的基础上,以智能化数据统计为基础,人工排查分析为手段,将近三年审限较长、扣审限案、被发改案件的评查数据与信访、举报、投诉等数据进行精准对比分析,分人、分案、分时梳理问题类型,查清底数、找准病灶,分析成因、对症整治。
细化查纠整改“三项举措”,坚持治建并举。学习宣讲出实效。召开全院大会对修订文件详细解读,汇总发布发改案件专项报告,动员各口召开案件质量讲评;发布重难点、易错点工作提示;制作各类案件审理要点;组织开展市高院相关文件学习,并将学习内容纳入考核;举办“三个规定”政策宣讲会,充分告知操作具体流程,引导干警消除顾虑,自觉填报。督促落实整改讲高效。制定减假暂案件和大标的额案件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分别成立工作专班,有序推进整治工作;集中开展执行案款清理,逐笔拟定发放方案;完善联系法官管理办法,成立信访接待组,多措并举畅通联系法官渠道。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方法措施,有效推进问题整改,提升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同步推进建章立制求成效。按照“加快进度、提高效率、协同推进”的原则,在摸清底数、建立台账的基础上,细化审判流程工作规范,制作扣审限情形起止时间及卷宗材料列表,明确延期开庭、延扣审限等流程节点;制定办理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工作办法,进一步规范监外执行案件办理;修订审判权力和责任清单,逐项分条列明审判职责的具体内容,用程序规则合理约束和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实现各个环节“履责有据、行权有度”。
健全长效提升“三项机制”,强化审判监督管理。完善评查结果综合运用机制。在业绩考核基础上,将评查结果与职务变动、职级调整、工资绩效等挂钩,有序推进评查结果运用落实,有效提高案件质量评查的质效。健全目标责任考核奖惩机制。将办案任务、办案质量、办案效率、办案效果等全面纳入考核指标,以“一函一议一评查”为抓手,定期发送指标督办函,对审限管理、审判质量、审判流程公开等薄弱指标区别设置同比指标、排名指标,督促各部门加强管理,加快案件的消化能力,对于部门长期履职不利的,及时发送审管工作建议,同时探索案件评查中注重区分责任,划分书记员、法官助理、承办法官、院庭长本职责任与监管责任,并按责任分工对评查结果多向录入。通过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制考核,量化评价标准,公平公正评价工作业绩,激励法官尽好责、多办案、办好案。构建专业能力持续提升机制。对重点类型、重点案由案件分门别类汇总归纳,逐一列明审理要点;督促梳理各口法官会议讨论的类案问题,形成工作要点口内参考;对于审委会讨论的重点疑难复杂类型案件,在形成统一意见的基础上制作工作纪要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发布。整合线上线下多种资源,纳入业务学习范围,引导法官定期学习,有效提升了干警的司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