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企业吃下“法律定心丸”--法制网
- 给企业吃下“法律定心丸”
- 北京门头沟“两室一站”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
- 发布时间:2021-06-02 04:40 星期三
-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洁 张雪泓
沿着长安街向西行驶约30分钟,就来到了中关村科技园门头沟园。这里汇聚着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北京市门头沟区最重要的商业园区。近年来,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入驻企业的法律需求日益增长,对法治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门头沟区政法机关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把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作为中心内容,今年4月,在门头沟区委政法委的统筹协调下,区法院设立的法官联络室、区检察院设立的检察官联络室、区司法局设立的律师公证工作站,同时在中关村科技园门头沟园挂牌,实现法律服务“常驻”园区,联手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当好法律管家解决企业难题
凭借交通便利、政策惠企等优势,门头沟科技园近年来快速发展。为最大限度服务园区企业,园区管委会专门设置了48名服务管家,对接企业各类服务诉求,及时反馈相关职能部门,对合理诉求快速协调解决。
“在企业所反映的各类诉求中,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副主任谢晓东介绍说,此前门头沟区各政法单位就一直在为园区开展特色法律服务,此次“两室一站”的成立,则进一步将为企业提供服务固化成为一项常态化制度。
法官联络室固定在每月的最后一周驻点办公,面对面接受企业法律求助,开展法治宣传。
法官联络室挂牌不久,一起涉及园区企业的招投标纠纷就在园区内公开开庭了。这次巡回审判以“云”庭审的方式,与远在外省的原告企业远程连线,并邀请园区企业代表现场旁听。旁听后,大家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像是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对于门头沟区法院民二庭副庭长文利来说,担当好科技园法官联络室的“法律管家”是她的一项新任务,而如何延伸法院的司法职能,为园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法律保障,则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在案件办理中发现,全区商事案件中有六成来自园区,这说明园区企业面临的诉讼纠纷较多,法律缺口较大。”为此,文利带领全庭主动参与园区的法律服务。除了择机开展巡回审判,在日常工作中,她会与园区产业促进部部长崔爱静紧密联系,每周抽出时间碰头,讨论园区内遇到的各类法律困惑。
在文利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一份《涉诉情况参考》。文利说,这是今年一季度对涉园区企业诉讼案件的情况通报,“我们对园区企业整体的涉诉情况和所反映出来的共性法律问题进行了详细梳理及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见建议。这项工作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
门头沟区法院副院长黄锋介绍说,法官联络室的建立是门头沟法院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通过设置法律管家与园区和企业对接,汇总相对集中的法律疑问,开展类案答疑,从而在宏观层面对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法律保护,防范法律风险的发生。
既是法律参谋也是制约“闸门”
门头沟区检察院建立联络室的同时,推出“1+9+N”工作法,即制定1个工作办法,开展法律咨询、线索受理、法律宣传、刑事监督、民事监督等9大检察联络工作,集全院检察力量护航企业发展。
在门头沟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察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霍丽娜看来,作为创新服务民营企业的法治“窗口”,检察官联络室不仅要当企业的法律“参谋”,更要起到法律监督制约“闸门”的作用。
园区甲公司租赁厂房发生所有权变更,变更后的所有权人李某为让自己企业入驻,便纠集员工采用拉闸断电的方式向甲公司施压。甲公司董事长找到检察院寻求帮助,门头沟检察院分析研判在案证据,认为该案符合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仅用4天时间就监督公安机关以破坏生产经营罪对李某立案侦查,使甲公司恢复正常经营。而经办案检察官耐心教育,李某最终真诚认罪悔罪、自愿认罪认罚,向受害企业赔偿230万元,双方达成了刑事和解协议。
自2021年4月2日检察官联络室成立以来,门头沟检察院已安排检察人员轮值7次共计56小时,走访了20多家企业。除每周五轮值检察官派驻联络室外,门头沟检察院依托“四大检察”整合全院检察资源,组建了专业法律咨询团队,对企业反映的法律难题第一时间上门解答,并根据企业实际困难制定配套解决方案。
“检察官联络室促进我们深入了解民营企业的管理流程,依托涉民营企业的案件,我们还可以梳理他们存在的管理制度漏洞和廉政风险点,灵活运用检察建议等方式,引导企业健全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和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健康发展。”门头沟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孙成成告诉记者,在该院办理的涉园区某企业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中,检察机关针对企业存在保密措施、保密制度及员工法治教育方面存在的漏洞,及时制发检察建议,促使企业认真整改。
霍丽娜说,检察官联络室自运转以来,切实以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服务”为落脚点,依据检察职能和企业需求,设定主题、规定日期,为企业提供精准化、定制式的法律宣传服务,以风险提示、检察建议等形式及时提出防控建议,引导企业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贴心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
5月14日,记者在中关村科技园门头沟园的高精尖产业服务中心看到,律师公证工作站内,值班律师正在解答当事人的疑问,公证人员静候着前来办理业务的人员。当天值班的是乾同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汉民,对于园区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咨询的涉及劳动关系相关问题,他都一一作了解答。
今年4月开始,门头沟区司法局制定了《石龙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门头沟园律师公证工作站服务细则》,每周二、周四派驻律师和公证人员到工作站值守。至今,已为园区18家企业提供了法律咨询,为5家企业代为草拟了法律文书。除柜台服务外,工作站还会通过“上门接单”的形式,为园区企业提供法律解答、公证事项办理、矛盾纠纷化解等各项服务。
门头沟区司法局副局长童海峰认为,法律服务有点类似中西医结合诊病。“我们带领律师团队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把脉企业风险,提出相应法律意见,就好比‘中医’,防患于未然。而律师具体对接企业需求,寻求化解风险的法律途径,就好比‘西医’直接对风险开刀,促进企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事实上,门头沟区司法局为园区企业持续开展法律服务。疫情防控期间,海南某医疗公司需向当地银行贷款购置抗击新冠肺炎的医疗用品,可公司两名股东居住在门头沟区,无法到海南办理手续,于是紧急向华夏公证处咨询委托公证事宜。公证员张丹丹接到申请后,当即依程序为当事人开通了“绿色通道,”仅用3天时间便完成了所有公证程序,为当事人依法办理了委托公证手续。
“我们遇到法律难题时,司法局还为我们寻找非常专业的律师,帮助企业依法维权。”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进驻中关村科技园门头沟园的企业之一,其总裁助理王馨萍告诉记者,以前,企业有法律问题得往法院或者劳动仲裁跑,“两室一站”的成立给企业带来了极大便利,“有了守在企业门口的法律服务,我们开展各项经营管理都更加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