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沾益区民营经济涉诉案件调解工作室聚合力解纠纷 强服务促发展
近年来,为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向民营经济领域深化拓展,沾益区工商联、区人民法院共同组建“民营经济涉诉案件调解工作室”(以下简称调解室),切实推进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化解机制建设,为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贡献力量,屡获国家、省级表彰。
推进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维权机制。坚持调解优先、促进和谐原则,成立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维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维权工作联系制度、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与区人社局、公安局、检察院、税务局等相关部门之间建立沟通联系机制、信息互通反馈机制,打破“信息壁垒”。配备6名兼职调解员,采用电话受理、现场受理、电子邮箱受理、走访企业受理等多渠道受理方式,在矛盾纠纷各方自愿调解的前提下依法调解涉及民营企业纠纷案件。
夯实普法基础,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走进企业、走进群众,帮助合理合法化解经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持续深入企业开展纠纷预防、法治宣讲、普法宣传和法治体检等,常态长效化开展好“法律三进”“检察院开放日”等活动,邀请100余名民营经济人士参加,零距离精准普法、以案释法,就当前涉企热点、重点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共商共建合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企业依法治企能力。
萃取实践精髓,调解工作初见成效。调解室坚持为民营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充分发挥工商联所属调解组织在化解涉企纠纷、协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是工商联与法院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的关键举措,更是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调解室共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100余次,承接重点纠纷案件75件(其中买卖合同纠纷27件、建设工程合同纠纷9件、劳动争议纠纷7件、民间借贷纠纷5件、股东知情权纠纷4件、损害赔偿纠纷2件、其他合同纠纷21件),调解成功54件,调解成功率高达72%,涉案金额6083万元。
目前,沾益区“民营经济涉诉案件调解工作室”已被全国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工商联列为“工商联与人民法院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在“商会调解基层落实年”活动中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工作突出的商会调解组织,调解的劳动争议案被全国工商联评为2024年百佳商会调解典型案例;沾益区工商联被全国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工商联评为“沟通联系示范单位”。在首届云南省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大会上,调解的建筑施工合同纠纷案被评选为“十佳商会调解典型案例”,沾益区工商联、曲靖市公安局沾益分局共建沟通联系合作机制做法被评选为工商联与公安机关沟通联系合作机制典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