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一练》走进英国: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今年年初,《一课一练》版权输出英国的新闻出现在各大媒体显著版面,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不少海外媒体也关注到此事,予以报道。
今年8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布《一课一练》版权输出的最新进展:第一册图书已经面世,第二册于8月底在英国出版,8月下旬出版社将给赴英上海教师介绍《一课一练·数学》的有关情况,第三至四册计划10月出版。
英国出版社为何会为上海数学教辅点赞、埋单?英国版《一课一练》会有什么不同?中国教辅的版权输出意义何在?记者采访了出版方,为读者揭秘《一课一练》走出去的背后“功课”,梳理那些原本行之有效却易被忽视的做法与经验。
打铁还需自身硬
不可否认,《一课一练》版权输出得益于教育的国际交流,但是,从去年7月洽谈推介到今年1月与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签订协议,合作进展非常顺利,从中也反映出这家老牌英文出版社对《一课一练》市场潜力的看好。
“我社很早便提出了‘学术教辅’的出版理念,努力出版高品质的教辅图书,注重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实践、教辅图书中。”华东师大社社长王焰一语道破天机。
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20多年间曾3次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也曾被权威机构评为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之一(教辅图书只有2种)。目前,《一课一练》系列共有70多个品种,拥有一支由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组成的上百人编者团队。
“教辅书的作者也是使用者,平时会把教学上积累、收集或创作的好题目保存下来,修订教辅时就把同类型更好的题目换上去,把更新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常修常新是它保持活力的关键,即使教材没有变动,《一课一练》也是一两年做一次小修改,3年大修订一次。”华东师大社教辅分社社长倪明补充道。
由于质量过硬,如今在上海读者的心中,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有着“教师不用不放心,家长不买不放心,学生不做不放心”的美誉。王焰认为,英国出版社之所以愿为《一课一练》埋单,也皆因《一课一练》在读者中积累起的良好口碑,这也给出版社提了个醒,对内容的追求始终不能放松,这是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落地还需本土化
如今,英文版《一课一练》第一册已经面世了。记者看到,封面上有4个硕大的汉字:一课一练。几乎与上海学生手里的一模一样,只是在上方注明了“The Shanghai Maths Project”、“For the English National Curriculum”,即“基于英国国家课程标准的上海数学”。翻开该书,书内版式也与中文版差不多。
我国和英国的教育体制毕竟有差异,《一课一练》到了英国会不会水土不服?倪明给出了答案:本土化。他介绍说,《一课一练》从中国版到英国版,并不只是在现有图书基础上进行翻译和转换,而是编译和再创作。
比如中国课本里有“数射线”的概念,用“数射线”来做加减法,但在英国大纲中并没有。但编译人员认为,“数射线”的方式对学生学习和理解有帮助,因此采用举例的方式引入了这个概念。针对中英文化、生活习惯差异,该书在编译过程中作出了相应的调整。比如中国版有关人民币面额的题目,英国版则手绘了便士和英镑;数学题目中出现的人名,如中国版教材中的“小巧”、“小丁丁”等人名,在英国则用了“Mathew”、“Anna”等他们常用的人名。
“没有降低题目的难度,而是与上海课程标准难度保持一致,以此来保持上海数学教学的特色和水平。”倪明如是说。
树立走出去的文化自信
对于《一课一练》走出国门,受访教育专家给予了积极评价。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李士錡表示,这为我国课程教材界开了一个好头,相信会带动后续发展。
“西方国家对中国教学和课程教材在逐步认识和认可,并越来越多地主动提出学习的要求。此次引进《一课一练》,将‘上海数学’放进书名,也证明了英国方面非常重视上海在基础教育尤其是数学方面的教育经验。”李士錡说。
“上海教育的吸引力,增加了我们对中国教育的自信,也促使我们思考。作为‘走大教育之路’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我们的图书必须展示中国的教育成果,为国外教育界‘取经’提供服务。”王焰告诉记者,除了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等综合性的国际展会外,华东师大社还非常重视参加与“大教育”相关的国际学术会议及其附属的专业书展,《一课一练》版权输出就是去年7月参加国际数学教材发展与研究会议的成果。
事实上,该社奥数图书的版权输出也有着丰硕的成果,有50多本图书的版权已经签约,有中文繁体字版、英文版、韩文版等。《一课一练》韩语版、俄语版、保加利亚语版的版权也正在洽谈中。
作者:金鑫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2015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