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齐发力 “调”字当头快解纷
近年来,湖南省张家界市两级法院积极探索矛盾化解新举措,探索出了一条服务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智慧高效便民的“多元调解+速裁快审”解纷新路径。2020年,全市法院受理民事、行政案件10384件,同比下降26.62%,案件增速出现新拐点,诉源治理成效显著。
念好“调”字诀助力龙头旅游产业复苏
三千峰林,八百秀水,大自然鬼斧神工,赋予张家界惊艳世界的绝美山水,旅游是张家界市享誉世界的秀美名片。作为湖南旅游业的龙头,张家界每年接待游客8000多万人次,创造了近千亿元的“绿色财富”。
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瞬间旅游也被按下“暂停键”,疫情波及旅游业以及周边产业,一时间矛盾纠纷数量呈几何上升。面对复杂情况,张家界市两级法院运用司法手段多元化解纠纷。
大峡谷景区下游船码头游道商铺生意萧条,因租金问题,商户拒绝开门营业,并多次上访。慈利某旅游投资公司向慈利县人民法院提交调解申请,请求法院化解该公司与商户杜某平等43人的租赁合同纠纷。慈利县法院迅速启动诉调对接机制,选派2名经验丰富的特邀调解员主持调解,速裁法官全程参与指导,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远程调解,促使双方达成了适当减少租金和适当延长租期的调解协议。随着调解协议的达成,商户重新开门营业,景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为更好地服务“六稳”“六保”,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张家界市法院在主要景区、乡镇、城区居委会等共设立诉源治理工作站35个。持续下沉司法力量,法官深入群众,强化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网格解纷组织的法律指导。依托调解平台吸纳调解员90名,对接调解组织81家,诉前调解、诉中调解案件4110件,调解成功2703件,调解成功率为65.76%。
“我们积极推动与妇联、司法行政、社会保障、旅游、道路交通、金融等部门协调,建立了诉源治理工作对接机制,逐步完善委托、委派调解机制。”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信访局局长汪坚介绍说。
线上服务集约便民让法在身边触手可及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没想到通过手机,这么短的时间就把纠纷处理好了,让我免除了来回奔波之苦。”张先生通过微信向法官表示感谢。
2020年国庆假期,湘潭的张先生和家人来到张家界旅游,家人被所住酒店的茶几绊倒,导致骨折,张先生和酒店就赔偿一事几经协商未果。一筹莫展之际,他扫描了酒店门口永定区人民法院“在途速裁”APP二维码。永定区法院后台实时接到张先生的申请,立即受理了该案。旅游速裁法庭法官联系当事人,通过网络调解,快速解决了这起纠纷。
自2017年永定区法院在全省法院首创推出“在途速裁”APP以来,全市法院努力在推动旅游速裁审判规范化、服务平台科技化、法官队伍专业化方面主动探索,积极创新,将旅游速裁工作融入诉源治理大框架,深化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服务,推行网上开庭、网上调解,并联合“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湖南移动微法院”“在途速裁”APP、微信调解室等平台,实现纠纷网上解,矛盾线上调。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多元解纷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水平,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到法官就在身边,法律服务就在身边。”张家界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伍少杰介绍道。
线下服务提质增效走进一个门事情全办清
记者走进张家界中院办公大楼,在一楼醒目的位置是改建一新的诉讼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区、自助立案区、立案服务区、信访服务区功能布局合理,法院工作人员在窗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2020年以来,张家界市两级法院全面优化诉讼服务中心功能,投入专项资金540万元,完成了5家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改造升级,推进“互联网+一站式多元解纷”深度融合,配备智能导诉、自助立案、自助诉讼一体机和云柜等信息化设备,为当事人提供诉讼引导、登记立案、材料收转、查询咨询、鉴定评估、收缴退费、综合调解、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一站式服务。当事人既可以到诉讼服务中心现场立案,也可以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网上立案、自助立案,或者通过家门口的法院就近跨域立案,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诉讼服务中心的改造升级,进一步方便了群众诉讼,实现了“走进一个厅,事情全办清”的目标,打通了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下一阶段,全市两级法院将坚持多元共治,形成合力解纷格局,从源头减少纠纷增量。”张家界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壮晓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