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滇中新区:以营商环境之“优”促产业发展之“速”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滇中新区要努力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要求,以及省委书记王宁领题调研新区高质量发展提出的“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与企业共赢发展”要求,云南滇中新区全面吹响“实干、奋进”冲锋号,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持续打造“滇中服务”“滇中效率”“滇中质量”“滇中诚信”“滇中人才”“滇中满意”六大新区营商环境品牌,对标国内先进前沿地区,推进113项营商环境领域改革,加快推进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航空产业等主导产业项目建设,着力推动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
以要素保障之“质”,解投资建设之“忧”。进一步提升审批效能,有效整合审批资源,打通企业投资项目不动产权证(土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联发”通道。推广实施区域评估直接运用以及承诺制审批,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453.24亩。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梳理“容缺受理”政务服务事项67项,132项材料实行容缺受理。积极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减免,率先全面免收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免收49个项目投标保证金1.56亿元,惠及511个经营主体。开展391次带电作业,减少停电1948小时,有力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常态化开展银政企协作对接140余次,设立金融驿站、资本超市等平台,为康乐卫士、昆明蕾西印务等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超过2亿元。通过不断让改革创新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企业,增强经营主体在新区投资兴业的信心。
以暖心服务之“效”,振生产经营之“气”。深入开展“百件实事比作为百舸争流建新功”双百行动,制定10项营商环境惠企实事,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企业至上、服务至上”,建立健全“新区领导亲自推动、职能部门分项推进、营商办定期调度”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企业工作机制。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常态化深入项目工地和企业生产一线,实地为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排忧解难。新区管委会每半月定期对项目推进或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与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现场集中会办,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实行“1+1+N”服务模式。对投资企业指定1名服务专员(驻企特派员)、1名政务服务人员和“N”名行业管理指导服务员,提供企业投资洽谈、签约、落地、开工、投产、退出全流程服务。291名业务骨干作为“驻企特派员”,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3000余次,为新区企业解决用工、办证、销售、融资、扩产等生产经营中的困难99个,企业满意度100%,使企业立足新区,舒心成长,安心发展。设立滇中新区直管区首个园区企业服务中心,搭建企业对接平台,全方位提供行政审批帮办代办,打通供需“内循环”,助力企业拓市场、增订单、降成本,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以营商环境之优,促产业发展之速。截至目前,新区集中开工重点项目49个,总投资166.32亿元;集中签约项目36个,签约总金额约243.91亿元。项目涵盖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区主导产业领域,对推动滇中新区壮大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将发挥重要作用。新区直管区1至3季度GDP增速12.6%,增速排名全市第一;46家规上工业企业,1至10月完成产值92.85亿元,同比增长28.1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3.4%,全市排名第一。滇中新区已建成运营中国中药、国药控股、昆药集团等9个项目,集群发展态势显现,打造云南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步履坚实。中关村电子城、洪泰智能制造、兴圣丰智慧终端等项目完成建设,京东方国内首条硅基OLED生产线正加速铺设,新区电子信息产业格局加速蜕变。新材料产业中,先导(昆明)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已实现部分投产,贵研铂业黄金新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今年,新区2户企业入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3家企业入选昆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第一批转型项目试点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