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沧源县司法局:坚持“五抓”工作法 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质效
沧源佤族自治县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以抓班子“把方向”、抓主责“准定位”、抓支部“强基础”、抓作风“提效能”、抓争先“促发展”“五抓”工作法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质效。
坚持抓班子“把方向”,筑牢政治思想统领根基。牢牢把握司法行政机关政治属性,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领导班子的必修课。坚持提高政治素质,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项由党组集体研究决定。今年来,党组专题研究党建工作2次,主要领导上党课4次,开展主题党日16场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8次。
坚持抓主责“准定位”,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效能。深入实施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建立健全任务落实机制,全面推进权力制约监督,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实效,通过开展全区域法治营商环境优化工程、推动“关键少数”设身处地想法治、亲力亲为抓法治,以点带面促整体提升,不断擦亮沧源的“法治名片”;聚焦强制度促规范,着力打造依法行政“强引擎”。今年来,组织全县行政执法人员线上线下轮训4期1995人次,行政执法网上考试3场次168人,行政执法单位执法业务大比武1场次。建立云南省沧源县班鸽村法治(萤火虫普法)教育实践基地,不断优化普法队伍、延伸普法触角、培育普法基地。
坚持抓支部“强基础”,锻造忠诚为民的过硬铁军。以机关支部为主线组织全县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准确领会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定期组织集中轮训,采取“专题辅导+个人自学”“交流研讨+业务竞赛”等方式,丰富学习载体、创新学习方式、深化学习效果,持续引导干部职工、法律服务工作者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素养、凝聚思想共识。强化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做好司法行政队伍人才的举荐,持续推动全县营造法治人才建设的良好法治氛围,不断做好法治人才建设的后备储备。2024年3名干部提拔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7名干部在全县重要岗位进行交流任职。以“支部+支部”联合方式开展“学楷模践行动立新功”系列活动,掀起向“时代楷模”鲍卫忠同志学习的热潮,激发全体人员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用身边榜样,身边楷模激励全县司法行政干部奋发有为、担当作为,锻造出一支能力过硬、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司法行政队伍。
坚持抓作风“提效能”,打造司法风清气正新风尚。扎实组织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三讲”建好清廉干部队伍,筑牢清廉机关建设根基。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2场次,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1期,依托“周一升国旗”制度组织党员同志围绕党纪学习教育作交流发言,打牢忠诚干净担当本色,强化依法履职廉洁奉公的品质。今年来,开展党风廉政集体谈话39次87人次,对工作作风不实、信用卡严重逾期干部职工开展提醒谈话3人次。让全县司法行政干部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坚持抓争先“促发展”,扛起干事创业的使命担当。立足“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治知识宣传、法律服务指引”,建设“一站式”法律服务体系。共受理指派法律案件212件(其中:民事5件,刑事207件)。解答法律咨询1547余人次,代书441余份。办结公证案件135件,主动为老年人等重点群体提供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8件15人次,为8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2件,为特殊群体办理价格减免公证1件。精心打造法治文化宣传阵地,积极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合作+”模式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创建1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4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司法所被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