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晋宁区:“司法+商会”助力涉企纠纷高效化解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晋宁区以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围绕经营主体多元化司法需求,积极创新“司法+商会”商事纠纷调解模式,联合辖区工商联、商会、法院等,成立昆明市晋宁区商会调解中心,在“府院联动”的基础上,发挥“商”“联”优势,加强靠前调解指导,优化商事调解机制运行,实现商事纠纷便捷、高效、低成本、实质性化解,为企业降成本减诉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动力。
发挥专业优势,商会调解有合力。深化法院和工商联资源整合协同,形成“专业+行业”双轮驱动模式,联动纠纷化解机制,拓宽涉企案件解纷渠道。加强涉企案件繁简分流,根据商事纠纷主体的意愿及各自的现实需求,结合案件难易程度,分为绿、黄、红、紫四类案件,从司法专业的角度主动提供专业、多样、精准的调解方案,通过“听”争议、“算”成本、“摆”事实,分类有序调解,规劝双方进入和解,最大程度减轻企业诉累,确保业主合法权益。
发挥组织优势,商会调解有平台。加强行业部门协调联动,聚焦行业纠纷解决,建立常态化“例会+联席会”制度,定期收集商会调解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走访+回访”的良性互动。借力融合法庭优化基层治理,通过集中培训、观摩庭审、实战实训等方式提升调解员法律素养和调解技能凝聚多元化解合力,积极宣传引导,延伸商会调解功能,形成商会调解示范效应,扩大商会调解特色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发挥自治优势,商会调解有质效。充分发挥“商人纠纷商会解”的优势,优化调解队伍,推动全区工商联所属商会与多家律师事务所共同开展商事调解等工作。邀请熟悉企业经营、具备行业威望、热心调解工作的企业家、律师、退休法律工作者等担任商会调解员,定期举办培训班提升调解员队伍能力素质,稳步扩宽商会调解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商会调解质效,推动形成以诉前调解、简案速裁为主流、繁案精审作后盾的调判模式。
晋宁区商会调解中心成立以来,已累计调解案件数87件,调解成功率达92%。2024年,昆明市晋宁区商会调解中心成功调解泽仕通公司4例商户纠纷,为该公司疏通500余万元购房尾款,推动解决昆明工业品交易中心市场项目司法查封债务及企业应缴税费的问题,以点带面带动项目其他4个业态逐步走入盘活发展的健康轨道,实现项目整体“活过来”。2025年1月,晋宁区商会调解中心获评全国工商联“商会调解基层落实年”活动中工作突出的商会调解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