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五个坚持”推进2024年依法治市工作落地落实
2024年,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的有力领导下,市委依法治市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的职能作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4个协调小组各司其职、协调联动,以推动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为载体,抓牢扎实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四篇文章”,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坚持党的领导,高站位完善依法治市制度机制。严格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和办公室主任会议,研究部署年度法治建设任务,组织开展第一责任人现场述法,审议通过《曲靖市市管领导班子和及其成员述法实施办法》《曲靖市法治建设督察和调研工作办法》《曲靖市依法治市工作约谈制度》,出台《曲靖市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曲靖市重大行政决策实施后评估办法》,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同时,优化《2024年度法治建设成效考核指标考评细则》,更好发挥法治建设绩效考评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
二、坚持科学立法,全方位健全地方法规体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的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国家、省关于万峰湖保护的要求,曲靖市加强与贵州省黔西南州、百色市的联系,连续三年开展跨区域协同立法——《曲靖市万峰湖保护条例(草案)》调研、论证、起草等工作,切实发挥区域协同高质量的制度保障作用,为制度优势转变为制度效能贡献法治力量。开展《曲靖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保障条例》执法检查,切实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按照“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今年以来,全市人大系统共完成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13件。
三、坚持依法行政,多领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入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修订完善《曲靖市涉企检查报审制度实施办法》,大力营造执法不扰企、不扰民的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涉企规范性文件政策清理,梳理相关政策文件430件,完成6件整改,着力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开展行政机关旁听行政诉讼庭审活动,切实提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职能力。多措并举实现各级行政机关法律顾问全覆盖,加强市政府法律顾问队伍建设,推动行政部门公职律师设立,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有序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整合组建交通运输、生态环境、文化市场、应急管理4个领域执法队伍,137个乡镇(街道)成立综合执法队,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突出府院联动,联合市中院对2023年以来的行政败诉案件和复议纠错案件开展逐案剖析,汇编案例下发各地各部门,并筛选10个典型案例在全市通报,倒逼责任落实,实现全市行政诉讼败诉率和复议纠错率“双下降”目标。
四、坚持公正司法,实举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线索移送+行政检察”“访诉分离+法律援助”等多元化解格局,出台《共同推进诉源治理、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工作意见》《曲靖市人民检察院、曲靖市司法局关于共同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工作意见》等文件,推动行政争议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在全省率先成立“曲靖市行政争议调解中心”,推动形成横向多平台、纵向多主体的网格式化解争议模式,2024年行政争议案件调解、和解率达24.51%。强化政法部门办案协作配合,打造曲靖市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一体化网上办案“高速公路”,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按要求办理相关案件的比例达90%以上。
五、坚持全民守法,多样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出台《曲靖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深入贯彻“八五”普法规划,组建15个宣讲团,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900余场;扎实推进“双普法”责任制落实,组织75个市直部门开展“双普法”履职情况现场评议,开展国家安全教育600余场次,民法典3000余场次宣传,有效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深入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行动,聚焦务工群体,开展务工返乡人员法治宣传线下活动,举办“尊法守法平安过年”网络直播,发出“致全市务工返乡人员的一封信”;举办法治护航“开学第一课”直播,全市近50万师生、家长参与互动。充分运用曲靖市普法公众号等新媒体,开展线上普法宣传和法律常识有奖问答活动,在曲靖电视台《法治在线》栏目播出18期。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2024年建成乡镇(街道)法治文化阵地5个、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11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个,培养“法律明白人”1.3万余名,打造“法律明白人”工作室20个。